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靚麗
截至1月3日,中百集團(000759.SZ)在26個交易日實現15次漲停,1月3日中百集團股價回調,報收12.95元/股,近一個月累計漲幅達220%。
市場消息認為,零售板塊整體走強或與商務部近日召開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推進視頻會有關。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中百集團近年來業績承壓,2024年公司積極求變,向胖東來學習,爆改旗下多家倉儲、超市。
26個交易日實現15次漲停
中百集團是一家以商業零售為主業的大型連鎖企業,其前身是中國百貨公司武漢分公司,是武漢第一家國營大型百貨商場。目前,其實控人仍為武漢市國資委。資料顯示,中百集團擁有購物中心、電器專賣、大賣場、綜合超市、24H便利店、智慧物流、零售科技等多種業態。
回顧整個2024年,中百集團股價在前11個月表現一直較為低迷,2024年2月8日一度降至近10年來的最低點2.71元/股,此后幾個月長期在2元—4.5元/股徘徊,11月底開始股價開始大漲。
自2024年11月28日起,中百集團股價一路高歌猛進,12月中旬短暫回調后,于12月25日再次拉升至漲停。至2025年1月3日,該股報收12.95元/股,在期間的26個交易日共錄得15個漲停板,累計漲幅達220%,創下近9年新高。
對于近期股市表現,中百集團提示稱,近期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導致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的未披露事項。公司發布過6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風險提示公告。
市場消息認為,零售板塊整體走強或與商務部近日召開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推進視頻會有關。在該視頻會議上,商務部部署落實了7部門《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會上提出,各地商務部門要把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作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暢通經濟循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2024年多家門店爆改求變
近幾年,線下傳統零售業表現不佳,中百集團業績承壓。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凈利潤調整后分別虧損5139萬元、3.54億元、3.38億元,營收也從2020年的超130億元降至2023年的116億元。2024年10月31日,中百集團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2億元,同比下降15.83%;實現凈利潤-1.9億元,同比下降210.15%。
與此同時,中百集團與永輝“徹底分手”。2024年12月18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重慶永輝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出售中百集團共計6710.1287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9.87%。
至此,永輝超市及下屬子公司徹底“清倉”中百集團,確認累計投資收益為-0.46億元。
為求變革,2024年中百集團宣布學習胖東來模式,對標胖東來進行門店改造。2024年7月,中百集團首批調改門店正式開業;同年9月28日,中百集團自主調改的第四家倉儲大賣場——吳家山購物廣場開業;10月,中百集團調改出了一個新業態“中百·鄰里匯”。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個集超市、文娛、教育、體育、餐飲及便民服務于一體的社區綜合體,三層空間面積達3300平方米。中百集團官網顯示,2024年7月至11月,中百超市“調改店”銷售額同比提升超20%,來客數同比提升超30%,充分證明門店調改對銷售的顯著促進作用。截至目前,中百超市“調改店”數已超過80家。對此,業內認為,短期內,新模式帶來了門店客流量和銷售額的提升,但最終結果還要參考更長的周期來綜合判斷。
此外,中百集團股價暴漲,可能與并購預期有關。2024年12月31日晚間,面對關于公司可能入股或收購武商集團的傳聞,中百集團再次進行了澄清——公司已分別于2024年10月9日、10月25日召開董事會和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第一大股東延期承諾的議案》。延期后,武商聯承諾自股東會審議通過本項議案之日起5年內,并力爭用更短的時間,綜合運用資產重組、業務調整、委托管理等方式實現兩家公司分業經營,盡快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目前,公司暫未收到武商聯具體實施方案。
責編:ZB